C19輕症者在家休養時,臥室寢具可以怎麼擺設、怎麼使用?
最近群組裡的一位朋友確診了,她描述自己胸悶、感覺有痰卻可不太出來, 她描述出一個很關鍵的症狀:「這兩三天我有一種快嗆到又沒嗆到的感覺、類似輕微的淹水感...」 由於現在醫院急診人滿為患、她也不想去做無謂的人擠人。 她在群組裡詢問大家,要吃什麼藥或什麼食品會比較快好。
MORE關於樓梯的階高 差1公分就差很多
隨著高齡化社會,許多中年後的二次購屋者,開始對於沒有電梯、只有樓梯的公寓產生疑慮。也有許多透天屋主開始評估是否要在家裡安裝樓梯升降椅或電梯。然而,樓梯也有分好走跟不好走的。
MORE整體衛浴在國內的主要差異
近期越來越多人詢問我,中古屋、老屋、新屋是否適合安裝整體衛浴。他們不想用傳統衛浴施作的主要原因之一,在於擔心老舊衛浴在翻修時會造成樓下漏水,光是抓漏就很勞心勞力。 然而,提到整體衛浴、組裝式衛浴,大部分人印象還停留在古早的塑膠感、猶如移動廁所般的廉價浴室,稍微用力敲打、牆面地板可能就會破損。
MORE把自然光帶進室內的光導管
過年前去參觀了一個有趣的MIT設計,把陽光引導到室內的光導管。對於從小住在長型透天的我而言別具意義。狹長連棟透天及狹長型公寓中,總有一兩間房間、甚至是浴室是沒有對外窗的,沒有窗戶就等於終年不見天日。雖說有燈具可以提供室內照明,但陽光隨著角度、天氣而變化的日照呈現,是室內光源無法去模擬的。
MORE陽光對於居家生活的重要性
台灣常見的長形連棟老透天、狹長老公寓的共同缺點就是:中間那段太暗。尤其是在密集的城市,左右都夾房子、前後縱深又長,造成中間段終年不見天日、平均溫度比靠窗的空間還要低1到2度,陰暗無光寒冷的室內,在冬天時對人的身心影響都大。
MORE與其留「維修孔」、不如留「維修口」
主機通常都會安裝在天花板上、樓板之下,為了日後方便維修,設計師會在每個主機處預留「維修孔」,不過,面積通常不大,約30x60公分或60x60左右,才不會影響到整體裝潢。不過,狹小的維修孔常造成保養不易,師傅們要用很吃力的角度才有辦法觸及主機。而且,兩三個設備等於要挖兩三個維修孔,安全、美觀及便利性都不足。
MORE